昨天,Google Dictionary访问不能了。悲愤,悲愤死了!
然而今天发现字典服务还活着,只是访问时要绕个弯子而已。这里是查询英语的截图和查询汉语的截图(亮点自己找)。
我的Google.com界面语言为英文,所以就以英文版Google说明访问方法了。换成中文界面试了一下,发现虽然访问方法相同,但是那个效果只能用Orz形容了……闲言少叙,两种方法如下所述:
到了七月节,夜寒白夜热。
这里的“白夜”只是我从这个方言词汇的发音推测出的可能写法,指的是白天。姥姥的这句老话里的“七月节”是指七月时节还是七月十五,我不知道。
只知道“夜寒”真的已经有了。
这是我想了有一段时间的一篇文章,就当是我的这个WordPress博客一周年纪念了吧。内容有些出位,传统人士请绕行。按照老惯例,不强调性别的第三人称一律用“他”。
别说乘以一千,就算是乘以一万,谎言也还是谎言。
特别是当事实与一贯鼓吹得天花乱坠的那些话恰恰相反时,起到的效果,还不如一开始就什么都不说,什么都不要许诺。
一个成年人如果连这个都不懂,那么除了薛定谔 老江那句万古长青的 “Too simple, sometimes naïve”以外,我实在想不出别的来形容了╮(╯▽╰)╭
谨以此文证明还没被烦闷的暑假憋得彻底失去更新的热情,顺便献给某人。
感觉像是过了五六天了。累啊累啊!
前天算是睡过去了。昨天上午回了趟老家,下午就开始练车准备21号的路考。今天在路上跑了一整天,觉得累得跟军训似的,并且心里还是没底。
把家里的网线扯到本本上就提示错误651,网上的办法试遍了,连什么替换系统文件之类的高风险动作都试了也没弄出来个所以然,白白花掉了两整晚上的时间。备份系统之后想着先扔掉所有和网卡之类的有扯不清关系的程序,实在不行就把系统滚回寒假状态。于是先咬咬牙卸掉了Connectify,没想到世界马上正常了。但是手机还是要用无线网的,不可能等到返校再更新那堆菜市场里的应用,于是挖出了Windows 7网络中心里的建立临时无线网络连接功能。
总算把Google Reader里的新闻类项目刷完了,明天考完路考,不管结果如何,下午好好休息一下,收拾收拾自己的博客,再到各家逛悠逛悠去,大家做好防洪准备哦……
平静地过完了大二的最后几天。
半个月前的六月二十五号,我趴在办公楼五楼的窗台上,看着一轮红日在西北方的山头上柔和地发出最后的光芒,那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。
接下来是十二天的军训,这个沉重的负担渐渐被我淡忘了。
然而今天上午,在枯燥乏味的军事理论课的课间,听刘老师说他为出国做的种种准备和要办的种种事情时,那个现实回来了。
军训回来的第一件事,就是看看传说中的Google+到底长什么样。当然,只是通过各路新闻看看。
托雪姐的洪福,昨天我也挤进了Google+。截至今晚十点半,“邀请其他人加入”的链接还在我的页面上,还有想开通了玩玩的么?拿有效邮箱留个言吧!已经加入的可以把我给丢到随便哪个圈子里~
没错,这篇的目的已经完成一半了,剩下的一半是给Google+好好吹吹喇叭。
十二点四十的时候,我已经在食堂里和刘老师一起吃四块五一份的鸡蛋炒面了。我不时咳嗽两声,右脚踝上贴着一张膏药。
结束了。在一个多小时内就从一个世界到达了另一个世界,感觉有些不真实。我尝试去回想这十一天半的日子,像是在努力抓回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境。